胆囊炎自我检测、饮食要点及保健方
■危害勿小视
沈女士是一位事务繁忙的中年妇女。由于工作缘故,她经常要熬夜熬到很晚才能休息,有时甚至要通宵达旦地工作。晚上肚子饿了、困了,就吃点油炸的甜点、喝点咖啡等。但是第二天她就经常精神不振。丈夫劝过她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,但是她说没有办法,而且可能习惯了就好了。
有一天晚上,她照常工作到很晚,晚餐吃了不少油腻的食物,后半夜觉得恶心想吐,右上腹一阵阵疼痛得越来越厉害。丈夫赶忙连夜送她去医院看医生。医生检查了她的症状,询问了病史,最后诊断是急性胆囊炎。
医生见沈女士一脸的疑惑不解,解释道,胆囊是贮存胆汁的囊状器官,通过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。胆囊排泌的胆汁可以使摄入的脂肪乳化,从而更好地吸收。胆囊如果因为胆汁稠化、结石、胆总管阻塞,就会导致急性胆囊炎的发生。同急性胆囊炎相对,慢性胆囊炎一部分是由于急性胆囊炎迁延不愈演化而成,一部分是由于胆囊结石、胆囊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胆汁排泄障碍,从而导致炎症反应。
■ 自我测一测
胆汁在肝脏之中生成,然后输送到胆囊之中贮存。胆囊炎就是发生在胆囊的炎症。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。急性胆囊炎常常是慢性胆囊炎的急性发作,而急性胆囊炎经过反复迁延不愈则发展为慢性胆囊炎。在以下几项中,符合越多则胆囊炎的患病可能性越大:
(1)右上腹持续疼痛,吃油腻晚餐后半夜疼得更厉害
(2)感到恶心想吐,消化不良
(3)看到油腻食物就觉得反胃
(4)感到发热的症状,有时甚至会打寒战
(5)感到胃里像有火烧一样,上腹部胀痛
(6)时不时地就打嗝
(7)嗳气,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打嗝
腹痛是胆囊炎一个最明显的症状。大部分胆囊炎患者都是因为腹痛前来就诊的,经过医生诊断才知道自己患病。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的症状有所不同。
1.急性胆囊炎常在进食油腻晚餐后半夜发生。其主要的症状有:
(1)右上腹部感到持续疼痛,时不时会加剧,这种疼痛在吃了油腻的食物后更加明显。有时可以感觉到右肩背也发生疼痛。
(2)发病时会觉得恶心想吐,讨厌油腻食物等消化道症状。
(3)身症状常常会出现发热,皮肤和巩膜可有轻度变黄。
2.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大多不是特别典型,主要有:
(1)腹部闷胀,胃里有灼烧感。
(2)消化道症状,常有消化不良,恶心、厌倦油腻,可伴有嗳气打嗝。
(3)胆囊区(在右侧肋骨下缘中部)可有压痛。
■ 饮食要注意
胆结石是导致急、慢性胆囊炎的重要诱因。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的胆囊炎,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是行胆囊切除。因为胆囊排泌的胆汁是脂肪食物消化吸收的重要物质,因此,在预防胆囊炎以及胆囊炎治疗前后都要重视饮食方面的问题。针对胆囊炎病人的情况,医生给了沈女士一些饮食建议:
1.食物应该选择高碳水化合物、低脂肪食品,还应该选取容易消化的食物,如米汤、蔬菜水、蜂蜜水等。
2.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糖类,同时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,尤其是维生素B、维生素K。糙米和绿色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,椰菜、西兰花、蛋黄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K。
3.尽量不要吃油炸的食物,或者富含脂肪的食物,如肥肉、动物肝脏、蛋黄、巧克力等。食物在制备过程中尽量减少油脂的使用。
4.忌刺激性食物,如辣椒、花椒、咖啡等,忌烟酒。
5.大量饮水,以便稀释胆汁,减少浓胆汁对胆囊壁的刺激。
6.饮食要均衡全面,有规律。
■ 保健很重要
医生告诉沈女士,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诱导胆囊炎发生的重要原因。因此,平日里注意遵循良好的生活规律,加强保健,对于预防和改善胆囊炎有重要意义。
1.饮食习惯要改正,三餐要规则。食物以清淡为宜,少吃油腻食物,忌暴饮暴食。
2.不要喝酒,不要吃刺激性强的食物。
3.增加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。多吃主食(如米饭、面食)补充能量,多吃一点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。
4.注重个人卫生,饭前便后洗手,预防胆管的华支睾吸虫、蛔虫等感染。
5.多饮水,多休息,劳逸结合。
6.保持大便畅通。注意定时排便,防止大便淤结。
7.适当参加体育运动。要改变静坐生活方式,多走动,多运动。
8.经常和医生保持联系,发现身体方面的异常状况,及时请医生诊断治疗。推荐:http://meiguo.71ix.com.cn
- 上一篇:胆囊炎饮食注意
- 下一篇:没有
相关文章